佈局前瞻能源,發展多元的綠能:氫能源、地熱能源、生質能源,還有海洋能源,甚至以小水力發電
提出背景:
第一次的能源轉型是從蔡英文總統開始,換句話說在過去的政府,沒有特別針對臺灣的能源發展,有提出新的策略,一直到蔡英文總統才開始,蔡英文總統第一次能源轉型的策略就是,減煤、增氣、展綠、非核,特別在綠能的建樹上面比以往進步非常非常多。那我們第二次的能源轉型大概有幾個重點,第一個就是智慧,也是用科技,第二個重點是綠能,持續不斷的強化綠能的發展,第三個是去碳化。(賴清德 2023-10-19「2024 國家希望工程」國政願景發表會 :淨零轉型,永續台灣)
讓臺灣能夠逐步達到淨零轉型的目標,蘇貞昌前院長也在 2022 年的 3 月份,已經為國家提出了邁向淨零轉型的路徑圖,預計在 2030 年之前,政府會投入 9000 億新台幣,帶動民間的共同投資,能夠達到能源轉型更安全,企業轉型更有競爭力,社會轉型更有韌性,生活轉型能夠更加永續的四大目標。(賴清德 2023-10-19「2024 國家希望工程」國政願景發表會 :淨零轉型,永續台灣)
那我們第二次能源轉型的具體的做法,第一個就是發展多元的綠能,我們現在的綠能是以太陽能發電跟風力發電為主,未來我們勢必要增加其他能源項目的開發,包括氫能源、地熱能源、生質能源,還有海洋能源,甚至以小水力發電,這個我們都應該要來做,這個是開源的部分。(賴清德 2023-10-19「2024 國家希望工程」國政願景發表會 :淨零轉型,永續台灣)
大概有兩個重點。我來跟國人報告,第一個就是佈局前瞻能源,目前臺灣的太陽能光電跟風力發電,已經展現了它的效果,蔡英文總統任內新增加 116 億度的再生能源發電,讓我們再生能源的佔比,整個發電量的佔比已經到 10%,由馬英九前總統時代的 3.5% 到 4% 左右,現在已經到 10%,我們 2021 年的綠能發電量,也已經超過了核能的發電量,所以未來我們勢必要持續往這條路來走。(賴清德 2023-10-19「2024 國家希望工程」國政願景發表會 :淨零轉型,永續台灣)
除了風力發電、太陽能發電以外,我特別跟大家強調的是地熱發電、氫能源發電、生質能發電、海洋能發電,還有小水力發電等再生能源的開發;第二個我特別把氫能拿出來,因為氫能源在國際上已經成為一個再生能源的戰略,包括美國、包括日本、包括澳大利亞、包括歐洲,都花了很多的心力在氫能源的推動,未來臺灣也應該要結合產官學研,還有民間的力量,大家共同來推動氫能源的研發還有生產,當然也要跟國際合作進行國際的接軌。(賴清德 2023-10-19「2024 國家希望工程」國政願景發表會 :淨零轉型,永續台灣)
政見細節:
政策大方向為「啟動第二次的能源轉型,以建構智慧共享的綠能戰略」。
佈局前瞻能源,發展多元的綠能。增加其他能源項目,包括氫能源、地熱能源、生質能源,還有海洋能源,甚至以小水力發電。同時結合產官學研,還有民間的力量,大家共同來推動氫能源的研發還有生產。
台灣氣候行動網絡
台灣氣候行動網絡
須解決再生能源發展的爭議2016年啟動的能源轉型政策,有助於真正加速再生能源的發展。但第二次能源轉型的根本,仍須面對這期間各項再生能源發展時的爭議,提出解決機制。
民間訴求:
1.訂定屋頂光電優先加速計畫 — 再生能源發展條例修法後,雖已訂定新建築屋頂光電設置義務,但由於子法限縮適用建築類型,將使其無法發揮預期效力。故在此呼籲政府應統整針對既有建築與新建建築的屋頂光電推動策略,包括費率設計、申請許可過程等規範。
2.以提高「社會接受度」為目標的地面型光電發展計畫 — 經濟部門應負起綠能整體空間規劃佈局,儘速推出「再生能源用地白皮書」,建立綠能開發的規劃管理模式,確保綠能開發顧及在地的多元價值。農業部跟經濟部攜手規劃「農業綠能示範區」,宣示透過容許光電有條件設置,提升整個區域內的農業永續與農民生活的福祉。
3.離岸風電選擇應納入環境與社會議題— 離岸風電遴選應將「環境及社會承諾事項」納入評選項目。從利害關係人議合與促進永續發展兩個面向,來評估開發業者及其合作團隊,在規劃、興建、運轉期間落實與其他海域使用者共存之承諾。加強資訊公開與知情權保障、制訂漁業影響減輕與共存方案、精進環境友善之技術、監測與評估生物與漁業資源的長期變動、推動海洋及海岸生態的保育與復育行動等。
- 查核單位
READr
2024 三候選人都提發展綠能2024 年總統候選人侯友宜、賴清德、柯文哲都提到要大力發展再生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