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轉型要務實可行,更要穩健,具體目標包括「2030 減碳台灣」、「2035 低碳台灣」、「2040 無煤台灣」、「2050 淨零台灣」
提出背景:
「2050 淨零排放,是全世界的共同目標,為主軸,然後發展再生能源,以及現階段在核電廠延役,取代燃煤發電,讓排碳嚴重的以及造成空污的燃煤,慢慢被取代。這也是國際能源總署他們認定,淨零排放成本最低的方式。他是認定喔,它是淨零排放成本最低,所以我們要跟全世界接軌,必須要走整個再生能源,以及核電廠延役的方式往前走。」(侯友宜 2023-08-09 能源政見記者會)
「大家說,既然你提出了方法,你以前新北市做得如何?你到底有沒有能力去落實我們的減碳、落實跟國際接軌?我特別跟媒體記者報告,我在新北市當市長,這幾年我們在能源的合作上、以及在能源的大家一起要求底下,我們新北政府特別在2019年,是全國第一個加入PPCA脫煤者聯盟,在2022年就達成工業的無煤城市,這個目標我們已經達成了。
我們也同時是第一個,在2020年簽署氣候緊急宣言,按照在地的條件,裡面定出減碳的治理目標。同時2021年,在政府還沒有2050淨零排放的路徑開始,還沒宣布之前,我們新北市已經先走了。雖然新北市當時,推出了零碳翻轉,新北先行,尤其我們新北定的目標,在2030年是要減碳30%,比民進黨中央提出來的減碳24%,我們減碳的更多。
我們為什麼這麼有信心?因為這幾年,在全國的平衡裡面從104年到現在,我們有八度蟬聯全國縣市能源政策的冠軍,全國能源政策的評比我們八連霸,都是冠軍,這八連霸的冠軍絕對不是一天一朝一夕,是大家重視這樣的議題。
我特別談到節電,我們的節電可以講都是第一名,而且我們不但給企業提供的補助、給協助,我們的企業如何做好轉型,更重要的,我們如何讓我們的民眾跟企業,能夠推廣他們聰明的用電,把用電的效率能夠提升,所以新北的經驗其實可以推動到全國。
所以新北這幾年所做的,大家可以很清楚看到,我上任以來我也成立了氣候變遷以及能源對策委員會,這都是新北的做法。那既然新北做得通,而且能夠比中央減得更多的減碳,我們為什麼不努力推行到全國來?所以我的能源政策,裡面的主張分了五大項,這裡面以綠永續、以核減煤、邁向無煤、以氣承轉、節能優先」(侯友宜 2023-08-09 能源政見記者會)
「蔡政府的能源政策,在2025的非核家園的過程當中,他沒有考慮到整個國際的趨勢是在朝減碳的方向在做,那你在往減碳在走的過程,當中你一定要能夠做到讓基載電力能夠穩定。那基載電力穩定,核電是一個基載電力,而且它的電價也比較便宜,相對的成本是比較低。
所以當時蔡政府在推動的時候再生能源,也產生了太多太多的弊案,這些弊案,以及在過程當中,燃氣跟燃煤它的比例並沒有降下來。在整個推動上,能源的政策完全是錯誤的。」(侯友宜 2023-08-09 能源政見記者會)
「為什麼蔡政府能源政策會造成電價上漲,因為在他上任之後,大量地才使用再生能源。再生能源他有個特性,當他技術還沒有成熟的時候,他價錢是比較貴的,所以你看他的太陽光電,平均都是五六塊以上,風力發電都六七塊以上,這樣的情況之下,他的整個能源,比較貴的能源佔比比較高的時候,他反應出來的電價當然就會比較高。
可能媒體朋友不是很清楚就會說,那慢慢的再生能源價錢慢慢低了以後,電價會不會降低了?不會,為什麼?因為我們的制度是台電保證收購二十年同樣價格,也就是說,他當時是假設是七塊錢買的,未來的二十年都是七塊,即便市場價格已經降到一塊兩塊,他還是到七塊買。所以,就好像各位買股票一樣,當你在最高點買了以後,你又發現二十年不能賣,那你就虧大了,他的真正原因是這樣。
我們所主張的呢,我們還是主張再生能源,但是現在呢,核電比例配一些,再生能源就可以少配一些,那麼他的價格就會下降,等到後面再生能源便宜的時候,我們不斷的把比例增加,那這樣子你的電價、你的電力結構的成本,才會整體的降低。」(國政顧問團召集人杜紫軍 2023-08-09 能源政見記者會)
政見細節:
- 2030 減碳台灣:燃煤與燃油 14%、燃氣 45%、再生能源 27%、核能 12%、碳中和電力 2%
- 2035 低碳台灣:燃煤與燃油 6%、燃氣 43%、再生能源 36%、核能 12%、碳中和電力 3%
- 2040 無煤台灣:燃煤與燃油 0%、燃氣 34%、再生能源 45%、核能 16%、碳中和電力 5%
- 2050 淨零台灣:燃煤與燃油 0%、燃氣 0%、再生能源 57%、核能 18%、碳中和電力 25%
「當然能源轉型,它是有順序的,它是一個步驟一個步驟來,不可能一天整個政策就改變,它是一個長期的規劃,在這長期的規劃裡面,我們要是用務實穩健的方式,最重要的是,要供電無虞,有序轉型,所以供電無虞是大前提,有序轉型是一步一步的達成我們的目標。」(侯友宜 2023-08-09 能源政見記者會)
台灣氣候行動網絡
台灣氣候行動網絡
減煤進程快,須說明核能可行性預設發電量相同下,其減煤進程較其他候選人快。但其規劃乃是2030年時核電占比12%。依據現行台灣核電發展,唯有核一至核三全面延役,方能達到此發電量。然而核一已經進入除役程序,核二因用過燃料池爆滿,需提前停機。核三亦已過延役申請期限。提出此主張時,應向社會說明此主張的可行性。
民間訴求:
1.為回應國際加速能源轉型趨勢,確保滿足台灣企業綠電需求,以及加速減煤期程,應訂定更為積極的再生能源發展目標,2030年時再生能源占比應提升至40%。
2.再生能源占比提升至40%時,可在非核家園條件下,將燃煤發電占比削減至10%以下,才符合2030年時已開發國家無煤,2040年全球均無煤的目標。
- 查核單位
READr
侯賴再生能源目標相同,核能不同2024 年總統候選人侯友宜提出相似政策,2050 再生能源要達 57%,差異在於還要發展核能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