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r
分享
黃珊珊
黃珊珊
無黨籍
無黨籍
政見
參選
縣市首長
縣市首長
目前政見數
131
待確認政見數
0
2022 縣市長選舉 臺北市
無黨籍
#都市建設
01.達成進度未當選
西區門戶計畫2.0:加速推動雙子星等指標性開發案,重塑天空線讓西區華麗蛻變。
來源
02.達成進度未當選
城北光鏈大道:營造綠廊道一路延伸至北投關渡地區,活化沿線捷運站及高架軌道下方空間,帶動與提升周邊地區的生活機能與商業發展。
來源
03.達成進度未當選
大圓山升級計畫:建構首都中央公園。整合圓山花博公園及周邊的場館與場地等資源,設立「首都中央公園」。另重新規劃整建爭豔館為「台北未來館」,象徵台北產業創新與未來新階段的起始點。
來源
04.達成進度未當選
都市發展新策略—TOD & EOD & ROD:積極引用大眾運輸導向發展(TOD)的概念來進行城市的空間改造,以高效率的大眾運輸系統為主幹,帶動捷運站周邊的都市更新與區域發展,並以教育及市有房地整合運用導向之都市發展(EOD)進行策略性都更,同時透過河岸導向都市再發展策略(ROD),加速河岸周邊的建設串聯與社區再造。
來源
05.達成進度未當選
市場改建與市集管理:依期程規劃持續推動市場改建,未來將繼續規劃東門市場的改建。落實市集攤商管理,從「管人」、「管地」及「管秩序」三面,邁向現代化市場管理。
來源
06.達成進度未當選
淡水河水岸雙星:以河岸導向都市再發展策略(ROD)打造優質水岸社區,讓老台北艋大大地區再次繁華亮眼。
來源
07.達成進度未當選
東區門戶計畫2.0:持續推進完成生技園區計畫,南港地區將成為台灣未來生技產業的重要門戶。
來源
08.達成進度未當選
關渡亞運主題園區:以舉辦2038年亞運為目標,建構亞運主題園區,並結合北士科運動基地與社子島水域運動中心,打造關渡一帶成為台北市重要運動場地及台北新都心。
來源
09.達成進度未當選
南方公園計畫:營造貓空在地產業形象品牌,再結合動物園與貓纜,在台北南境重新打造適合全年齡層休憩娛樂、兼具文創饗宴與山林體驗的世外桃源。
來源
10.達成進度未當選
持續落實總體消防及公共安全檢查機制,讓市民生命財產有所保障,業者可以安心營業。
來源
11.達成進度未當選
2031年前完工北投士林科技園區。
來源
12.達成進度未當選
智慧城市 Smart Taipei 2.0:持續優化台北通服務,以會員實名制為核心,提供更行動化、數位化的市政服務,並結合商業優惠及票券應用,提升民眾市政參與。
來源
13.達成進度未當選
智慧城市 Smart Taipei 2.0:提升台北市免費無線網路資源之設備規格及寬頻,追求穩定之無線網路服務品質。
來源
14.達成進度未當選
智慧城市 Smart Taipei 2.0:落實智慧政府,以數據管理與服務進行智慧化城市治理,提升大數據中心功能,以數據資料分析來管理市政並回應市民的需求。
來源
15.達成進度未當選
智慧城市 Smart Taipei 2.0:擴大增加智慧支付管道,納入更多類別公共費用,提供市民更便利的無現金支付服務。
來源
16.達成進度未當選
軸線翻轉,東西均衡發展——以雙子星開發案、淡水河岸雙星ROD計畫、南港生技產業聚落、忠孝東路漫步道為重心
來源
17.達成進度未當選
縱軸串連,南北社區再造——以城北光鏈大道、關渡亞運主題園區、城南羅斯福計畫、南方公園計畫為主軸
來源
18.達成進度未當選
軸心交會處——以大圓山升級計畫,建構首都中央公園
來源
19.達成進度未當選
建立首都博物館群
來源
20.達成進度未當選
規劃國家公園等級城市山水公園
來源
21.達成進度未當選
與中央合作建構新闖基地
來源
22.達成進度未當選
打造智慧醫療城市
來源
23.達成進度未當選
引進全球先進智慧街道傢俱
來源
#教育
01.達成進度未當選
幼兒教育:義務教育向下延伸,將5歲幼兒納入臺北市國民義務教育範疇;3歲、4歲幼兒納入臺北市免學費幼兒教育範疇。
來源
02.達成進度未當選
雙語教育:校校實施雙語教育,預計2026年前達成所有市立國中小都實施雙語教育。
來源
03.達成進度未當選
實驗教育:積極推動適性教育,給予實驗教育獎勵補助,共創多元學習環境。
來源
04.達成進度未當選
技職教育:持續推動技職教育與產業之結合,推廣結合學生、學校、政府與企業的合作發展模式。
來源
05.達成進度未當選
數位教育:打造智慧化學習環境,提供數位基礎硬體建設;實現「班班有大屏」;補助全市教師「一師一平板」,國小三年級以上的學童「一生一載具」。
來源
06.達成進度未當選
技職教育:設立技術教學中心,培育專業技術人才。
來源
07.達成進度未當選
數位教育:持續充實並優化「酷課雲」線上教學資源;通過AI大數據應用,建立更完善的線上學習平台。
來源
08.達成進度未當選
國民義務教育向校延伸納入5歲
來源
09.達成進度未當選
優惠教學環境,支柱教師增能進修
來源
10.達成進度未當選
2026市立國中小全面實施雙語教育
來源
11.達成進度未當選
增設高中職國際文憑認證學分班
來源
12.達成進度未當選
提供108課綱國高中後援師資,沈浸式英語學習
來源
13.達成進度未當選
強化學生數位能力
來源
14.達成進度未當選
師資足額聘用
來源
15.達成進度未當選
校園霸凌零容忍,性平教育從小開始
來源
16.達成進度未當選
衝新規劃Zoo mall並改造動物園
來源
#居住
01.達成進度未當選
公辦都更與危老重建:持續推動公辦都更2.0計畫,推動公設充實型、經濟引導型、弱勢輔導型等公辦都更。透過「申請採簡化措施」以及「危老推動師擴大都更服務」等兩面向來增加申請誘因。
來源
02.達成進度未當選
台北未來宅:作為新型態的住宅空間,一方面作為中繼住宅以加速周邊地區的都更進程,二方面以公私協力方式,結合民間的開發量能與資源,提供青年族群所需的可負擔住宅,並營造青銀共居、共融生活的全齡社區。
來源
03.達成進度未當選
居住正義 3.0:持續興建社會住宅,並以多元管道取得社宅用地。
來源
04.達成進度未當選
違建處理,公安機制:持續落實總體消防及公共安全檢查機制,讓市民生命財產有所保障,業者可以安心營業。
來源
05.達成進度未當選
推動多元安居計畫,以青銀共居及高齡換屋等方式,營造世代共融生活的全齡社區。
來源
06.達成進度未當選
創新多元居住環境,提倡自行營運小規模社會住宅的合作共居機制。
來源
07.達成進度未當選
鼓勵民間辦理都市更新容積獎勵回饋作為社會住宅,主張將社會住宅強制列為捐贈公益設施選項。
來源
08.達成進度未當選
EOD閒置校地整合改建,做為社宅用地規劃。
來源
09.達成進度未當選
TOD、EOD、都更獎勵、都更分回取回社會住宅,每年可以增加一千六百戶。
10.達成進度未當選
以開發許可鼓勵民間興建,租金比照社會住宅。
11.達成進度未當選
要擴大包租代管誘因,讓市民可以釋出空屋。
#交通
01.達成進度未當選
共融交通治理:以人本及共融為核心,推動共享、綠能、安全、智慧的交通治理規劃。
來源
02.達成進度未當選
忠孝東路漫步道:從台北車站開始重新改造人行空間一路連接貫通至南港車站,營造舒適的步行環境與自行車道。
來源
03.達成進度未當選
城南羅斯福計畫:以行人友善方式改造街景,並鼓勵培育在地藝文聚落形成,將羅斯福路一段至四段為主軸的帶狀區域,型塑「台北右岸」人文藝術文化鎮,作為台北文藝復興指標象徵地。
來源
04.達成進度未當選
續推鄰里交通改善計畫3.0,機車退出騎樓及人行道,打造安全環境。
來源
05.達成進度未當選
推進信義線東延段、萬大線、環狀線南北環與東環段等線段之施工進程,完成捷運路網的完整建構。
來源
06.達成進度未當選
鼓勵大眾運輸,持續推動1280月票與共享運具結合,捷運、公車常客擴大優惠、完善公車專用道、自行車道。
來源
07.達成進度未當選
達成綠運輸目標,2030年前充電格位達2,000格、公車全面電動化、共享汽機車達24,200輛、YouBike 2.0及機車電動化比例達30%、路邊停車收費非現金比例達100%。
來源
08.達成進度未當選
公布8年期間電動機車補助計畫,展示市政府推廣「運具電動化」決心。
來源
09.達成進度未當選
提升人行安全
來源
#育兒
01.達成進度未當選
鼓勵結婚入籍,針對多胎次家庭加碼發放生育獎勵金,第2胎2萬5,000元,第3胎3萬元,並放寬領取資格條件,推動北北基設籍期間期間併計入10個月設籍期間,以區域整合角度發放獎勵金,嘉惠更多新生兒家庭。
來源
02.達成進度未當選
0歲至2歲嬰幼兒的「協力照顧補助」與「友善托育補助」
來源
03.達成進度未當選
2歲至4歲就讀私幼兒童之「一生六六大順」每學期13,660元的學費補助
來源
04.達成進度未當選
5歲就讀私幼兒童的學費補助,拉近公私幼學費差距,實質減輕育兒經濟負擔。
來源
05.達成進度未當選
推動多元托育選擇方案,持續穩定佈建公辦民營托嬰機構,增設定點臨托據點,實現「一區一臨托」。
來源
06.達成進度未當選
發行「電子健康護照」、派發「婦幼數位健康券」,提供出生到老年完整健康照護,持續推動兒童家庭責任醫師制度。
來源
07.達成進度未當選
穩定提升居家服務照顧量能與品質,加強品質查核機制,落實有效的監督與管理,確保特約機構更加多元化、個別化,並提供適切之服務。
來源
08.達成進度未當選
幼托教育公共化達80%、師生比達1:12
來源
#環境
01.達成進度未當選
2050淨零碳排:籌設10億元氣候轉型基金,專款專用於因受到節能減碳、氣候變遷調適變革當中,影響較為鉅大的民眾、企業及勞工。
來源
來源 1:
02.達成進度未當選
2050淨零碳排:透過獎勵及補助等措施,持續獎勵區里申請「環保署低碳永續家園評等認證」。
來源
03.達成進度未當選
2050淨零碳排:積極發展綠色健康的田園城市,整合都市中可以耕作的面積,發展兼具糧食系統與永續生態的城市。
來源
04.達成進度未當選
2050 淨零碳排:鼓勵植樹增加碳匯來源,為未來台北市達到淨零排放之碳抵減重要基礎。
來源
05.達成進度未當選
公有建築物能源耗用全披露
來源
06.達成進度未當選
運用都市計畫跨局推動城市降溫與調適
來源
07.達成進度未當選
投入能源福利與公義,擴大氣候永續教育接軌國際
來源
#能源
01.達成進度未當選
能源自主規劃:焚化廠升級為綠能發電廠,提升資源利用效率,轉型為綠能循環園區。
來源
02.達成進度未當選
能源自主規劃:推廣智慧電網,有效提高能源效率及能源自主性。
來源
03.達成進度未當選
能源自主規劃:限期用電大戶設置再生能源、儲能設備、購買綠能憑證,大型開發案提報十年排碳增量抵換計劃。
來源
04.達成進度未當選
能源自主規劃:規劃獎勵補助綠氫生產、氫能設施。
來源
05.達成進度未當選
焚化廠轉型升職能源循環園區,落實能源自主
來源
06.達成進度未當選
擴大投入屋頂綠能與儲能
來源
#觀光
01.達成進度未當選
多元開放 友善共融:族群融合、世代和諧、與尊重包容等元素構成台北獨特DNA,未來將更著重營造全齡社區與關懷弱勢的生活環境,並推廣動物友善的城市空間,讓台北的魅力進一步吸引世界旅客的目光,成為亞洲必訪的主要城市。
來源
02.達成進度未當選
重新提振台北的國際旅遊觀光,帶動都市經濟成長,建立城市品牌,讓世界看見台北。
來源
03.達成進度未當選
2023台灣燈會,以「光源台北」主軸呼應台北特色、願景及暌違23年燈會重返台北之意象。
來源
04.達成進度未當選
推動原有觀光行銷轉型與升級,如杜鵑花季、大稻埕情人節、開齋節、跨年等大型活動。
來源
05.達成進度未當選
推動過境旅客24小時觀光免簽證,讓更多短期商務或過境台北的旅客,進入台北市觀光旅遊。
來源
06.達成進度未當選
行銷會展產業,城市觀光再升級
來源
#經濟
01.達成進度未當選
經濟振興:紓困振興方案 持續推動與落實台北市政府推出的紓困與振興方案,以協助百工百業度過難關,重新迎向後疫情時代,包括28.5億元的紓困方案,含延稅、降稅、減租、免租、延租、優息、補貼、企業融資、勞工紓困等九項方案,以及7大振興方案,如協助中小企業拓銷海外市場及休閒農業振興計畫,協助百工百業度過難關,重新迎向後疫情時代。
來源
02.達成進度未當選
經濟振興:商圈復甦計畫 以商圈特色持續規劃商圈活動、產業活動及深度體驗小旅等計畫,提振商圈及實體店家商機,促進台北市商業活絡發展。提出「數位回饋」方案,透過與支付業者合作,提高營收並帶動餐飲業者數位升級。
來源
03.達成進度未當選
成立台北新創投資基金,鼓勵投資並擴大招商
來源
04.達成進度未當選
完善創業環境、扶植新創產業
來源
05.達成進度未當選
以文化導入振興街區經濟
來源
#文化
01.達成進度未當選
藝育教育與文化日常:重視文化藝育教育,推廣文藝生活化,營造親近展演的生活環境,讓文化進入市民日常生活。統籌場地並創設公私合力之天使創業基金,培育文化藝術產業聚落,發展以台北藝術表演中心為駐點的本土定目劇為目標,將台灣創作推向國際。
來源
02.達成進度未當選
文化建設及產業扶持政策:強調文化資源的增加與分配合理化,將永續經營概念納入文化政策,達到事業滿足、產業簡政、文資保護之施政目標,並厚積文化資本,孕育藝術文化人才。提出六大面向策略,推行文化建設及協助文化產業在後疫情時代的發展,包括資源重配置、組織重優化、事業重滿足、文資多保存 、文化多交流、人才多培育。
來源
03.達成進度未當選
建構平台統籌資源,專案輔導協助文化藝術產業
來源
04.達成進度未當選
導入企業文化責任,參與城市文化建設
來源
05.達成進度未當選
推行市民文化認同卡,促進台北文化消費
來源
#醫療
01.達成進度未當選
台北聯醫升級:以「區域醫院」強化人才供給,以聯合醫院醫師教授為主力成立醫學院,向衛福部與教育部申請核准招生。未來醫學院與醫院服務結合,打造台北市更完整的醫療體系。
來源
02.達成進度未當選
市民健康照護:乳癌高風險對象基因篩檢補助
來源
03.達成進度未當選
市民健康照護:長者聽力篩檢與助聽器補助
來源
04.達成進度未當選
市民健康照護:弱勢孕婦葉酸補助計畫
來源
05.達成進度未當選
市民健康照護:睡眠呼吸中止普篩
來源
#國際交流
01.達成進度未當選
國際參與,自信交流:以都市化所面臨到的各項實質議題,如教育、智慧城市、淨零碳排等,推展與全球各都市間的國際性合作交流。
來源
02.達成進度未當選
持續爭取舉辦國際重大賽事。
來源
03.達成進度未當選
除建立姊妹市或友好城市外,策略上以國際賽事的申辦活化國際參與,並透過雙城論壇的形式深化與世界主要城市的連結與合作。
來源
04.達成進度未當選
智慧城市 Smart Taipei 2.0:提升「智慧臺北Smart Taipei」整體形象品牌,行銷宣傳成果,深化與全球不同城市之交流與經驗分享,將台北智慧城市進一步推向國際。
來源
#市民生活
01.達成進度未當選
違建處理,公安機制:強化違建處理委員會功能,面對問題解決問題,讓公務員無須擔心外界施壓,勇敢專心做該做的事。
來源
02.達成進度未當選
重視性別平權,營造友善婦女職場環境,並進一步提倡機會平等,消彌基於性別、婚姻狀況、懷孕、殘疾、家庭背景、種族等所產生的一切歧視,才能真正邁向共融的公義社會。
來源
03.達成進度未當選
廣設高齡運動據點
來源
04.達成進度未當選
設計人性化路牌指引
來源
#長照
01.達成進度未當選
敬老福利政策:以年度財政盈餘之10%,發放重陽敬老金,擴大樂齡敬老福利,包括延伸敬老卡使用範圍和台北市的樂齡設施,推動在地老化,陪伴台北市的高齡長者「好好慢老」,持續實現「健康樂齡」、「安心照護」與「尊嚴終老」三大目標。
來源
02.達成進度未當選
長者照護機構設置:積極推動「一國中學區一日照中心」政策目標,結合學校改建EOD與都更回饋機制,擴大佈建日照、長照設施、高齡健康運動中心。
來源
03.達成進度未當選
佈建長照機構
來源
#市政
01.達成進度未當選
財政紀律,永續經營:堅守財政紀律,堅持世代正義不債留子孫。至今已減債570億元,每年省下25億元的利息支出,將可移轉投入各項福利政策與市政規劃項目經費。
來源
02.達成進度未當選
我會組建聯合政府,廣納人才,讓有人才的人進入到台北市政府合作。
03.達成進度未當選
身為首都市長,地方政府要確保基礎設施運作、準備安全避難場所,漢光演習台北市已經做了,除了定期清理維護外,平常擬定計畫、儲備物資,確保戰事發生,台北水電設施足以運作,有安全避難場所可以躲避。
#動物保護
02.達成進度未當選
03.達成進度未當選
#科技
01.達成進度未當選
智慧城市 Smart Taipei 2.0:政府出題、企業解題,公私協力運用科技改善市民生活,擴大創新方案驗證計畫(PoC),全台北市都是智慧科技應用的實驗場域。
來源
02.達成進度未當選
運用智慧科技運用數位健康運用,整合大數據研發疾病實證風險預測模式。
來源
#產業
01.達成進度未當選
產業數位轉型:推展後疫情時代相關的數位轉型方案如電商、物流、酷課雲、通訊診療、虛擬醫院、創新醫療等外,也將優化及完善行動辦公與作業的環境,並協助產業商家完成數位轉型,以結合雲端平台服務商與資訊服務業者的模式,建立數位轉型合作平台,協助中小企業優化數位服務與應用。
來源
02.達成進度未當選
培育文創產業聚落,營造環境支持本土創作走向國際
來源
#社會福利
01.達成進度未當選
增加敬老卡使用項目和樂齡設施
來源
02.達成進度未當選
年度盈餘發放敬老金
來源
#族群
01.達成進度未當選
空間無障礙
來源
02.達成進度未當選
身障孕婦從懷孕到生產強化陪伴照護服務
來源
01.達成進度未當選
2050淨零碳排:台北未來30年淨零轉型方向,須在2023年目標減碳40%,2023年目標減碳65%。
#食安
01.達成進度未當選
市民健康照護:食品安全公開透明,精進食材登錄平台,源頭管理、明白標示。
來源
#體育運動
01.達成進度未當選
提倡全民運動:營造適當環境提升本市全齡市民運動機會,促進多元族群運動參與,享有平等運動權利與資源。以專業運動項目為主題,各行政區設立第二運動中心,作為訓練專業選手之場館,也提升市民的運動風氣。
來源
#公民參與
01.達成進度未當選
全民政府,擴大參與:開拓多元管道擴大公民參與市政,建立由下而上的公民社會決策模式,從市政府局處決策到各行政區,參與地方創生、社區規劃與環境改造等議題。
來源
#勞工
01.達成進度未當選
要讓幼兒園老師可以安心工作,有合理薪水,品質好
新增政見
2018 直轄市市議員選舉 臺北市
親民黨
2016 第09屆立法委員選舉 臺北市
親民黨
2014 直轄市市議員選舉 臺北市
親民黨
2012 第08屆立法委員選舉 臺北市
親民黨
2010 直轄市議員選舉 臺北市
親民黨
2006 直轄市議員選舉 臺北市
親民黨
2002 直轄市議員選舉 臺北市
親民黨
1998 直轄市議員選舉 臺北市
新黨